经典案例

2025 粤港澳龙舟争霸赛燃情清远清城 千桨竞发逐浪北江

2025-07-03

6 月 27 日至 28 日,2025 年粤港澳(清远・清城)龙舟争霸赛暨清远市第八届运动会龙舟赛在北江清城段鸣锣开赛,来自粤港澳三地的 60 余支龙舟劲旅、近 1200 名选手同场竞技,以 “龙舟精神” 共赴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水上盛宴。这场融合了竞技热血、文化传承与科技赋能的赛事,不仅是清城 “体育 + 文旅” 发展的生动实践,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以龙舟为纽带深化合作的缩影。

一、竞技舞台:专业与本土碰撞,传统与创新交融

本届赛事创新设置五大组别,涵盖男子组(22 人龙舟)、女子组(12 人龙舟)、清远市运会组、本地展示组及独具地方特色的三人燕尾龙舟。其中,三人燕尾龙舟作为清远非遗文化符号,其船体形似燕尾,需三名桨手默契配合完成弯道竞速,展现了清城人在狭窄河道中驾驭龙舟的独特智慧。在激烈的决赛中,东莞中堂天选文创龙舟队以雷霆之势摘得男子组桂冠,深圳龙华区龙舟协会女队则以巾帼英姿斩获女子组冠军,两地队伍的出色表现引发两岸观众阵阵欢呼。

除竞技赛事外,主办方特别设置 41 个特色展位,将农业科技、食品餐饮、文旅体彩三大板块有机融合。观众在观赏龙舟健儿挥桨如飞的同时,可品尝清远鸡、英德红茶等特色美食,体验龙舟模型制作、非遗手作等互动项目,感受清城 “农文旅体” 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。

皇冠体育APP

二、文化盛宴:百年传统焕新生,湾区情谊共传承

清远北江流域的龙舟文化底蕴深厚,白庙社区 “龙舟探亲” 习俗已延续三百余年。每年五月初四,白庙龙舟队都会沿北江逆流而上,与江口叔伯塘村龙舟队共赴 “游龙” 之约,以锣鼓为号、鞭炮为引,在江面上演绎 “双龙相会” 的古老仪式。这种以龙舟为媒的 “走亲戚” 传统,不仅承载着祈福消灾的美好愿景,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民俗文化交流的鲜活样本。

赛事期间,粤港澳三地队伍的文化差异与融合尤为显著。香港警察龙舟会针对淡水赛道调整训练策略,澳门独木舟会龙舟队则派出年龄跨度从 13 岁至 60 岁的 “全龄段” 阵容,展现出对传统体育的热爱与坚守。正如香港警察龙舟会副主席邱倩雯所言:“龙舟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同舟共济的精神,这是大湾区文化认同的纽带。”

三、科技赋能:传统仪式添新意,全民参与掀热潮

本届赛事首次引入机器人 “点睛” 仪式,AI 机械臂精准蘸取朱砂,为龙头赋予 “灵性”,既保留了传统仪式的庄重感,又以科技手段吸引年轻群体关注。夜幕降临时,无人机群在北江上空幻化成腾飞的巨龙,与岸边的水上飘色、花船飘歌交相辉映,打造出 “科技 + 非遗” 的沉浸式视听盛宴。

线上互动同样亮点纷呈:赛事通过多平台直播吸引超百万观众 “云观赛”,社交媒体话题 #清远龙舟争霸赛# 阅读量突破 5000 万次,网友纷纷留言 “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热血”“想带孩子体验传统文化”。此外,主办方还推出 “河上放彩灯” 活动,市民可在新洲河畔亲手写下祝福,让承载心愿的灯笼随波逐流,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。

四、未来展望:以龙舟为桨,划动湾区发展新航程

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预热活动,本届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清城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。近年来,清远依托北江水资源优势,积极打造 “水经济” 发展带,将龙舟赛与文旅产业深度绑定。例如,清城区东城街道北江经济带项目已启动,未来将串联燕罗湿地公园、燕川古村等文旅资源,形成 “赛事 + 旅游 + 文化” 的闭环产业链。

2025 粤港澳龙舟争霸赛燃情清远清城 千桨竞发逐浪北江

“龙舟精神不仅是奋勇争先,更是团结协作。” 清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以龙舟赛为载体,推动粤港澳三地在体育、文化、经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,让北江成为大湾区民心相通的 “黄金水道”。

随着决赛的鼓声渐息,北江水面重归平静,但龙舟健儿们拼搏的身影、两岸观众的欢呼呐喊,以及 “同舟共济、奋勇向前” 的精神,已深深镌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记忆中。这场跨越地域的龙舟盛会,不仅是一场速度与力量的较量,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,一次湾区情谊的深度交融。当千桨再次划破碧波,清远清城正以昂扬姿态,书写着新时代的 “龙舟传奇”。